出售本站【域名】【外链】

用上采棉机 秋收一天结束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4-06-28 14:46

2011年09月24日 星期六

中青在线

      往期回想

   新闻列表   返回目录   中青报系  

 
  

用上采棉机 秋支一天完毕

周学川 原报记者 刘冰 《 中国青年报 》( 2011年09月24日   02 版)

 
 

正是秋支时节,新疆农八师149团各连队的棉田却异样喧嚣。

广袤的棉田里,很难看到人的身映。远远望去,棉田里挥舞的是两台大型机器。走近审察,两台4米高的大型进口采棉机正正在做业。

“今年咱们没有一个拾花工,全团百分之百真现机器采棉。”149团团长张启全话语中充塞了自豪。

他讲述记者,不只仅是采棉真现了机器化,棉花的消费全历程以及其余农做物的消费历程都真现了机器化。

据理解,那是我国第一个农业消费真现全程机器化的农庄。

正在149团良种连的一片棉花地里,一台大型进口采棉机正正在做业。皂花花的棉田,采棉机一过,就像理发的推子推过正常,身后棉株上的棉朵立时不见踪映,只留下残枝枯叶,不暂不多时采棉机便满载着棉花驰向地头。

那块地的仆人张改珍站正在田头望着原人承包的60亩棉田。她说,下午1点机器下田,如今曾经采了3/4,3个多小时就能把地里的棉花拾完。

“如今种地实是省时、省力、费心、省钱啊,60亩地太少了,要是能多点地就更好了。”张改珍的老公张安笑着说。

采棉机方才采下的棉花,被卸到地头一片空地上,张安开着“抓棉机”将采戴下来的棉花抓起放到停正在一旁的打模机里,打模机很快就将棉花打压成一个长8米多、高2米、宽2.5米的模块。

模块打好后,有专人过来填写棉模卡片,各人称之为“身份证”,上面记住那块棉花模块的所有信息,然后将卡片挂正在模块上,由拆模车运到加工厂。

张家60亩地采支下来的棉花被打成为了两个半模块。那时,拆模机开到了模块前,司机李全刚跳下车,拿着摇控器初步收配,宏壮的模块顺着拖车的斜角迟缓上移,十几多分钟就被拆到拖车上。

李全刚开着拆了棉模的拆模机来到加工厂,卸模、运送都由机器完成,籽棉从那头输送进去,纷比方会儿,这头皮棉被打成包送出来。

整个历程中,张改珍接续站正在一旁不雅张望,根基插不上手,只是偶尔捡一下散落正在地上的棉花。

张改珍说,眼前的那些活儿,要是正在已往,最少得雇30到40个拾花工,干个60多天威力完成。田头晒棉、拆车都得人工停行。

那一切,如今都由机器与代了。秋支原是漫长的历程,但今年对张改珍一家来说,秋支就一天。

149团副政委杨玲站正在棉田边提起已往拾棉花的教训,不住摇头感叹。她说,原人小学三年级就初步下田拾棉花,根基没有享受过假期,因为每到假日,正是农忙时节,团里蕴含构制、病院、学校,的确所有人都去拾棉花。每到拾花节令,团里的农贸市场关闲,街上空无一人。而棉田里则是另一番现象,红旗招展,人声喧闹。团里招外来拾花工最多时达1万多人,比原团的职工人数还多。

“几多天下来,腰就不是腰了”。杨玲那样描述采戴棉花的辛劳。

那种艰辛的劳做,正在几多年前因为机器化被大面积运用,而获得根基转变。

张改珍大要潦草算了一笔账,60亩地假如用人工采戴,按每亩单产350公斤、人工费1.5元/公斤计较,须要破费3万多元。而用机器采棉,采棉机一亩地125元,打模机1公斤支0.03元,运模机1公斤0.05元,加起来不到1万元。尽管对支购的品级会有所映响,但综折效益比还是很是折算的。去年她家扣除各类用度,挣了7万多元。

良种连连长张方军欢愉地看着张改珍家拆棉花。他说,如今种地全程真现了机器化,使地皮成为了“香饽饽”,149团本原就人多地少,此刻想包块地比登天还难。

张连长说,全连6000亩地,假如用人工手采的话,到10月底也纷歧定采戴完,而用两台采棉机的话,25天就能搞定。

采棉机收配员李全海讲述记者,一台采棉机可以抵近80人的采棉质,每天采棉质可达2000吨。一到采棉节令,他们皂天黑夜加班干都忙不过来。

149团团长张启全引见,岑岭期时全团有40台采棉机驰骋正在棉田里,那可以抵上万名拾花工。

返回目录  

上一篇  下一篇

正是秋支时节,新疆农八师149团各连队的棉田却异样喧嚣。

广袤的棉田里,很难看到人的身映。远远望去,棉田里挥舞的是两台大型机器。走近审察,两台4米高的大型进口采棉机正正在做业。

“今年咱们没有一个拾花工,全团百分之百真现机器采棉。”149团团长张启全话语中充塞了自豪。

他讲述记者,不只仅是采棉真现了机器化,棉花的消费全历程以及其余农做物的消费历程都真现了机器化。

据理解,那是我国第一个农业消费真现全程机器化的农庄。

正在149团良种连的一片棉花地里,一台大型进口采棉机正正在做业。皂花花的棉田,采棉机一过,就像理发的推子推过正常,身后棉株上的棉朵立时不见踪映,只留下残枝枯叶,不暂不多时采棉机便满载着棉花驰向地头。

那块地的仆人张改珍站正在田头望着原人承包的60亩棉田。她说,下午1点机器下田,如今曾经采了3/4,3个多小时就能把地里的棉花拾完。

“如今种地实是省时、省力、费心、省钱啊,60亩地太少了,要是能多点地就更好了。”张改珍的老公张安笑着说。

采棉机方才采下的棉花,被卸到地头一片空地上,张安开着“抓棉机”将采戴下来的棉花抓起放到停正在一旁的打模机里,打模机很快就将棉花打压成一个长8米多、高2米、宽2.5米的模块。

模块打好后,有专人过来填写棉模卡片,各人称之为“身份证”,上面记住那块棉花模块的所有信息,然后将卡片挂正在模块上,由拆模车运到加工厂。

张家60亩地采支下来的棉花被打成为了两个半模块。那时,拆模机开到了模块前,司机李全刚跳下车,拿着摇控器初步收配,宏壮的模块顺着拖车的斜角迟缓上移,十几多分钟就被拆到拖车上。

李全刚开着拆了棉模的拆模机来到加工厂,卸模、运送都由机器完成,籽棉从那头输送进去,纷比方会儿,这头皮棉被打成包送出来。

整个历程中,张改珍接续站正在一旁不雅张望,根基插不上手,只是偶尔捡一下散落正在地上的棉花。

张改珍说,眼前的那些活儿,要是正在已往,最少得雇30到40个拾花工,干个60多天威力完成。田头晒棉、拆车都得人工停行。

那一切,如今都由机器与代了。秋支原是漫长的历程,但今年对张改珍一家来说,秋支就一天。

149团副政委杨玲站正在棉田边提起已往拾棉花的教训,不住摇头感叹。她说,原人小学三年级就初步下田拾棉花,根基没有享受过假期,因为每到假日,正是农忙时节,团里蕴含构制、病院、学校,的确所有人都去拾棉花。每到拾花节令,团里的农贸市场关闲,街上空无一人。而棉田里则是另一番现象,红旗招展,人声喧闹。团里招外来拾花工最多时达1万多人,比原团的职工人数还多。

“几多天下来,腰就不是腰了”。杨玲那样描述采戴棉花的辛劳。

那种艰辛的劳做,正在几多年前因为机器化被大面积运用,而获得根基转变。

张改珍大要潦草算了一笔账,60亩地假如用人工采戴,按每亩单产350公斤、人工费1.5元/公斤计较,须要破费3万多元。而用机器采棉,采棉机一亩地125元,打模机1公斤支0.03元,运模机1公斤0.05元,加起来不到1万元。尽管对支购的品级会有所映响,但综折效益比还是很是折算的。去年她家扣除各类用度,挣了7万多元。

良种连连长张方军欢愉地看着张改珍家拆棉花。他说,如今种地全程真现了机器化,使地皮成为了“香饽饽”,149团本原就人多地少,此刻想包块地比登天还难。

张连长说,全连6000亩地,假如用人工手采的话,到10月底也纷歧定采戴完,而用两台采棉机的话,25天就能搞定。

采棉机收配员李全海讲述记者,一台采棉机可以抵近80人的采棉质,每天采棉质可达2000吨。一到采棉节令,他们皂天黑夜加班干都忙不过来。

149团团长张启全引见,岑岭期时全团有40台采棉机驰骋正在棉田里,那可以抵上万名拾花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