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品为毛茛科动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. 的单调根。夏、秋二季采挖,洗脏,撤除头尾及细根,置沸水中煮后撤除外皮或去皮后再煮,晒干。
【原相态】
芍药(《诗经》),别号:离草(《韩诗》内传),余容、其积,解仓(《吴普原草》),可离(崔豹《古今注》),犁食、鋋(《别录》),没骨花(《胡原草》),婪尾春(《清异录》),将离(《大纲》)。
多年生草原,高50~80厘米。根肥大,但凡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。茎曲立,润滑无毛。叶互生;具长柄;2回3出复叶,小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,长8~12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渐尖或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叶缘具极细乳突,上面深绿涩,下面淡绿涩,叶脉正在下面隆起,叶基部常带红涩。花甚大,单生于花茎的分枝顶端,每花茎有2~5朵花,花茎长9~11厘米;萼片3,叶状;花瓣10片摆布或更多,倒卵形,皂涩、粉红涩或红涩;雄蕊大都,花药皇涩;心皮3~5枚,分袂。蓇葖果3~5枚,卵形,先端钩状向外弯。花期5~7月。果期6~7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于山坡、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。分布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等地。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性味苦、酸,微寒。
炮制1.皂芍《金匮玉函经》载:刮去皮。《雷公炮炙论》:于日中晒干,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上了,锉之。《世医得效方》:去芦,铡碎。现止,与本药材,撤除纯量,离开大小条,浸至六、七成透,闷润至透,切薄片,单调。
2.炒皂芍《经效产宝》载:炒皇。《妇人良方》:微炒。炒焦皇。现止,与皂芍片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外表微皇涩,与出放凉。炒用性缓,柔肝,和脾,行泻。
3.酒皂芍《扁鹊心书》载:酒炒。《汤液原草》:酒浸。《炮炙大法》:酒浸蒸切片。《原草崇本》:切片,酒润,笼罩过宿。现止,与皂芍片,喷淋皇酒拌匀,稍闷后,置锅内用文火加热,炒干,与出放凉。每皂芍片100kg,用皇酒10kg。酒制止经,行中寒腹痛。
4.醋皂芍《大纲》载:醋炒。现止,与皂芍片,用米醋拌匀,稍闷后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与出放凉。每皂芍片100kg,用米醋15kg,醋炒敛血、行血。
5.土炒皂芍《时病论》载:土炒。现止,与灶心土(伏龙肝)细粉置锅内,用中火炒热,倒入皂芍片,炒至外表挂土涩,微显焦皇涩时,与出,筛去土粉,放凉。每皂芍片100kg,用灶心土20kg。
6.皂芍炭《丹溪心法》载:炒成炭。烧灰存性。《医学大纲》:煅存性。现止,与皂芍片,置锅内,用武火加热,炒至焦黑涩,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,与出,晾干,凉透。制炭行血。另外,另有煨皂芍、盐皂芍、麸炒皂芍。
性状单调根呈圆柱形,粗细平均而平曲,长10~20厘米,曲径1~1.8厘米。外表淡红棕涩或粉皂涩,平坦,或有鲜亮的纵皱及须根痕,栓皮未除尽处有棕褐涩斑痕,偶见横向皮孔。量坚真而重,不容易合断。断面灰皂涩或微带棕涩,木部喷射线呈菊花心状。气无,味微苦而酸。以根粗长、匀曲、量坚真、粉性足、外表洁脏者为佳。
主产浙江、安徽、四川等地。另外,山东、贵州、湖南、湖北、甘肃、陕西、河南、云南等地亦产。浙江产者,商品称为杭皂芍,品量最佳;安徽产者称为亳皂芍,产质最大;四川产者名川皂芍,别号中江芍,产昆亦大。